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朋友圈里就会出现一些呼吁大家不要吃某某食物的信息,比如“加了催熟剂的香蕉”、“涂抹了避孕的黄瓜”、“含早熟激素的草莓”等,让日常家庭的食品安全问题变得异常敏感,时刻挑战着各位养生达人,以及家庭主妇的心理底线。
然而,事件的真相看这里!一用乙烯利来催熟香蕉、猕猴桃等水果,会造成儿童性早熟吗?
辟谣: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表示,乙烯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,促进水果成熟。这是一种植物催熟剂,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。乙烯之所以能引起果实成熟是因为这些果实中存在乙烯的“受体”,只有与“受体”结合,乙烯才能引起果实的成熟。人体不存在乙烯“受体”,即使瓜果中存在乙烯进入人体后,也不可能产生类似于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,也绝不可能引起儿童早熟。这就好比花粉不会让人怀孕。
二“顶花黄瓜”是菜农给黄瓜打了避孕药吗?
辟谣:专家表示,“植物激素”与“动物激素”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。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后,不可能产生类似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,反过来,把动物激素用在植物身上,植物也一样会无动于衷。所以,避孕药决不能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。
三“个大”草莓打激素?
辟谣: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、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表示,市场上草莓越来越大,主要有两个因素,一个是品种好,另一个是近年来普遍推广了疏花疏果等科学种植技术。“空心草莓”的出现也是“大果型”草莓品种的特性,温度过高、肥水过大,易造成空心。
所以,「错误解读科学结论」有时候比食物可能存在的危害更可怕,我们来看看被冤枉的食物还有啥:
但凡看到肥美的鳝鱼,就有人说是喂了避孕药养出来的,还有许多人信誓旦旦地说「见过(听说过)」养殖者喂鳝鱼吃避孕药。
事实是养殖的鳝鱼住得好、吃得好,理所应该长得又快又肥。拿避孕药喂鳝鱼,会导致鳝鱼大量死亡。当然,不排除有些不够聪明的养殖者轻信了这个传说,试图投机取巧去这么干。不过,只要试过,发现「长鳝不成反蚀避孕药」,等鳝鱼大批死亡,他们也就会清醒过来的。
传统养生爱好者认为,反季蔬菜「不合时令」、「违反天伦」。事实上,反季蔬菜的来源有三类:一是异地种植,比如从南方运到北方;二是应季种收,通过现代技术长期保存,这跟以前北方冬储大白菜是一样的;三是「大棚种植」,人为地为蔬菜提供适于生长的光照、温度和水等条件。
反季蔬菜跟「应季蔬菜」某些营养成分含量可能有差异,味道口感的差别有时候还比较大。不过,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它们「没有营养」,更不意味着它们「可能有害」。
每一种食品添加剂,都要经过深入广泛的评估,确认在正常使用下无害而且对于改善食品品质有积极作用,才会被批准。很多人把「食品添加剂」等同于「非法添加物」,其实二者之间可是有天渊之别。
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,由每一种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法决定,而不由使用了多少种决定。许多谣言经常质问,「使用一种添加剂无害,使用那么多种难道不会叠加产生危害吗?」其实所有合法使用的添加剂,其实都得到科学评估,结论是:不会有危害。
微信里吓人的消息满天飞,但很多都经不起科学论证,咱们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,同意的点ZAN!